为深化产教融合,将企业一线实践资源转化为育人实效,帮助学生直观了解智能建造与装配式建筑行业前沿动态,在前期教师实地考察洽谈的基础上,2025 年 10 月 26 日至 11 月上旬,永利集团88304分三批次组织近 300 名学生赴山东联强建筑工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山东联强”)装配式构件生产车间开展参观实践活动,让课堂知识与企业实践实现深度衔接。

首站启航:开启行业认知第一课
10 月 26 日上午,永利集团88304建筑工程技术专科专业的 80 余名学生率先开启实践之旅。在山东联强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同学们首先走进企业办公楼,通过生产线条鸟瞰图模型,对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整体生产流程、车间布局及智能设备分布有了宏观认知。讲解员结合行业发展趋势,生动解读了装配式建筑在绿色节能、提质增效方面的优势,为同学们搭建起 “理论知识 + 行业全景” 的认知框架。
随后,同学们移步生产现场,从预制叠合板、预制楼梯到预制剪力墙,讲解员对各类预制构件的材料特性、结构设计、质量检测标准进行逐一拆解讲解,让大家清晰掌握不同构件在建筑工程中的功能与应用场景。在实际生产线条旁,同学们近距离观察钢筋精准加工机器人、混凝土自动浇筑设备的运作过程,详细询问构件养护周期、生产精度控制等细节,企业技术人员结合生产实例耐心解答,将抽象的专业术语转化为具象的操作演示,让同学们对装配式建筑的 “工业化、标准化、智能化” 有了更真切的感受。

再探车间:深化专业实践认知
11 月 1 日,学院再次组织 土木工程本科、工程管理本科、工程造价本科及智能建造本科专业的 120 余名学生走进山东联强。作为不同专业的学生群体,此次参观更注重 “专业适配性” 讲解 —— 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讲解员重点剖析了构件生产与现场施工的衔接要点;面向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则侧重解读构件成本控制、生产周期管理等实战知识;而针对智能建造专业学生,特别强调了 BIM 技术在构件设计、生产流程优化中的应用细节。
从鸟瞰图宏观讲解到构件细节拆解,再到生产线条实地观摩,同学们带着专业疑问主动与讲解员、企业技术人员交流。“智能设备如何实现构件尺寸的精准把控?”“装配式建筑在实际施工中如何应对不同地质条件?”“工程造价核算时需重点考虑构件哪些生产环节的成本?”…… 一系列贴合专业学习的问题得到细致回应,不仅填补了课堂学习中 “实践盲区”,更让学生们意识到跨专业协同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与职业规划明确了方向。

三进企业:巩固实践认知 深化学习成效
为进一步强化智能建造技术专科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学院于 11 月2日组织该专业另一批 80 余名学生第三次赴山东联强开展参观学习。相较于首次参观,此次同学们带着前期积累的疑问与思考,在参观过程中更加注重 “深度学习”—— 在构件生产线条旁,大家聚焦钢筋绑扎工艺、混凝土浇筑振捣力度等实操细节;在质量检测区域,主动了解构件强度测试、外观缺陷检测的标准与方法,展现出更强的探索欲与求知欲。
三次参观实践活动,是永利集团88304落实 “校企协同育人” 理念的具体举措,也是对前期与山东联强达成的产教融合共识的落地推进。通过 “沉浸式” 走进企业生产一线,学生们不仅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更提前感知行业岗位需求与发展方向,为未来就业与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下一步,学院将继续深化与山东联强的合作,围绕实习实训、课程共建、技术攻关等方面细化合作方案,持续为智能建造行业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助力区域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