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跨学科交流,2025年11月7日,永利集团88304举办了两场教学示范课,示范课由赵鹏与石小冬两位老师主讲。两堂课分别从“宏观结构安全”与“微观工程经济”两个维度,为到场师生呈现了一场工程教育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的学术盛宴。
赵鹏老师的课堂以触目惊心的“福建泉州欣佳酒店坍塌事故”案例导入,瞬间将大家带入到对结构安全性的严肃思考之中。以“失稳之患,溃如崩山”为引,深刻揭示了本节课的核心——理解并掌握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承载力计算,是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

课程中,赵老师逻辑严密,层层递进。从“失稳”的基本概念出发,借助一张A4纸的简单实验,将抽象的稳定、临界状态等概念生动具象化。随后,赵老师引领大家穿越时空,回顾了1907年加拿大魁北克大桥因压杆失稳而倒塌的重大工程灾难,以史为鉴,强调了严谨计算与大国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在理论核心部分,赵老师系统地讲解了欧拉临界力公式及其在不同杆端约束和弹塑性阶段的应用。他并未止步于理论推导,而是进一步抛出关键问题:“工程实践中能否直接使用欧拉公式?”由此自然过渡到《钢结构设计标准》中的稳定系数φ、柱子曲线等工程实用计算方法。课程的最高潮在于对“泉州欣佳酒店”案例的计算分析,引导大家一步步完成从确定压力设计值、计算长细比、查取稳定系数到最终稳定校核的全过程,最终用计算结果无可辩驳地揭示了酒店因承载力严重超标而失稳倒塌的内在机理。整堂课将理论、规范、案例与实践无缝衔接,不仅传授了知识,更在学生心中刻下了对工程安全永恒的敬畏。
如果说赵鹏老师的课是关于“安全”的宏观叙事,那么石小冬老师的《工程计量与计价》一课则是关于“精准”的微观雕琢。石老师以一场真实的工程结算争议案——“一栋楼,两份预算的罗生门”开场,瞬间激发了学生探究工程量计算规则的兴趣。

石老师的课堂充满了“算账”的智慧与严谨。她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砖基础与墙(柱)身的划分规则这一核心难点,通过清晰的图示和对比,阐明了“使用同种材料”与“使用不同材料”时的界限确定方法。在计算砖基础工程量这一重点环节,石老师摒弃了枯燥的公式罗列,而是巧妙地介绍了“折加高度法”这一简便实用的工程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查阅标准表格进行应用。课程紧紧围绕“破解争议”这一主线,将《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标准》融入每一个计算步骤中。从内外墙基础长度的取定(L中、L内),到应扣减的地圈梁体积,石老师细致入微地展现了工程计量的规范性与精确性。在案例应用环节,学生们跟随教师的引导,一步步算出了准确的工程量,亲身体验了如何用专业知识化解工程经济纠纷。最后,石老师更展望未来,引入了BIM技术在工程量统计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技术进步对传统造价行业的影响,体现了教学的前沿性。
课后,教师们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大家一致认为,两堂课虽分属不同学科方向,却共同展现了工程类课程的精髓:理论是根基,规范是准绳,实践是归宿,责任是灵魂。本次示范课,不仅是一次教学技艺的展示,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碰撞与升华。